找到相关内容1055篇,用时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参加内观禅有什么好处?

    所以需要学习初级檀讲师班的课程《地藏经讲义》、《五戒相经讲义》和《随念三宝经讲义》才能让我们在内观禅的共修时有一定的理论基础而不会出偏差) ...

    莲心

    |内观|内观禅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2/11282235828.html
  • 上海玉佛寺高僧大德留迹

    上海创建圆明讲堂,并办有楞严专宗学院,桃李遍布海内外。法师的主要著述有《首愣严经讲义》、《大乘起信论讲义》、《一吼堂文集》等近二十种,后来合编成《圆瑛法汇》行世。  1952年12月,上海佛教缁素为...弘法,诲人不倦,教通三藏,学究一乘,为天台泰斗。对中国近代佛教有扶衰起弊之功。且梵行高尚,弟子甚众。一生著述宏丰,有《大佛顶首楞严经序指味疏》、《圆觉经讲义》、《普贤行愿品要疏》、《观经疏钞演义》、《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64752840.html
  • 单老居士文集序

    为其助念往生。到农历六月十八日,举行遗体告别,火化之前,身体柔软,面色如初。单老示寂后,他的女儿在整理遗稿时,发现很多讲义、论文、日记和书信集等,这些都是非常珍贵的佛学资料。  单老在闽南佛学院教学整整十年,先后为预科、本科、研究班任教。治学勤奋、学识渊博,在教学的生涯中,备课认真,独具慧眼,每讲一门佛学课都有写讲义。对佛法的义理,在课堂上对学僧做深入浅出的解说,深受学生的好评与尊敬。为中国佛教...

    了法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25355044.html
  • “三虚”和尚殊胜行

    六月二十二日,在大众念佛声中圆寂于香江,世寿八十九,僧腊四十六,法腊三十八。   倓虚法师的主要著作有:《心经疏义》、《心经讲义》、《起信论讲义》、《天台传佛心印记释要》、《金刚经讲义》等,并弟子所记《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61059511.html
  • 圆觉经管窥(六-七)─普贤菩萨草之三

    所离即除幻,以幻修幻如钻火,  火出木烬烟灰灭,诸幻虽尽非断灭。  注释:  1得无所离即除幻─本经(普贤章):「普男子!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,应当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境界(圆瑛大师《圆觉经讲义》:『此下...中途不住。』;得无所离,即除诸幻圆瑛:『此密显真觉,由辗转远离,离到得无可离境界,即灭除诸幻,契合真觉;真觉,则不可离也。』故荷泽云:『妄起即觉,妄灭觉灭,觉妄俱灭,即是真如。』  圆瑛《讲义》云:「...

    何金洲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15274089.html
  • 圆瑛老法师事略

    已于言者,兹者七十有四,时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刊行于世,谨续前篇,笔之于左:  法师福建古田县人,俗姓吴,父讳元云,母阙氏,祷观音大士,梦抱子至,既觉而法师生。五龄椿萱失荫,稍长业儒,聪颖绝伦,有神童之...继任主席。秋应青浦佛教徒之请,广弘法化,冬赴余姚,讲演佛学。  廿三年夏,中国佛教会第六届全国代表大会,法师仍任主席。是秋在南京,讲《仁王护国般若经》,著有讲义,有国府林主席撰序,并为题签。是岁福建...

    性礼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25142868.html
  • 汤用彤有关印度佛教的研究

    般经》的汉译文,汤氏并附上《解脱道论》的话为释文,另有译者按语。  3.《印度哲学史略》第五章“佛教之发展”(原是1929年的讲义,经修改于1945年出版)  4.《印度哲学讲义》第五章“原始佛教”和第七章“印度佛教之发展”(任教北大时代的讲义)  这两种著作,论述了印度佛教的发展概况,尤重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。  5.《印度佛学概论》(抗战时期授课纲要)  这是讲课提纲,分短引、佛学之特点、材料、佛...

    屈大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73859563.html
  • 江味农居士:精修如梦观的榜样

      民国江味农居士在般若上有很深的造诣,他在《金刚经讲义》中讲述了自己的学佛经验,他说:   “不慧学佛以来,前二十年,虽修种种法,作种种观,毫无进步。一日于此四句偈忽若有悟。依此修观,初亦若即若离,若明若昧,未成片段,并无甚效。继悟应于一切境缘上,极力作意以观察之。虽一极小之事,或极顺心,或极不顺心之时,皆以如梦幻等道理印之。即修持佛法,亦以如梦幻等道理印之。行住坐卧,不离这个。如是...

    堪布益西彭措 讲授

    |般若|止观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2/22263233462.html
  • 天台宗的入世倾向

    请讲经说法,无有虚岁。曾两度在北京宣讲《楞严》、《圆觉》,由是名声大振,被视为中兴观宗之始祖。谛闲律己甚严,每日必自持佛号一万遍。其著作有《大佛顶首楞严经指昧疏》、《圆觉经讲义》、《普贤行愿品辑要》、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64852841.html
  • 大乘佛教起源的探讨

    相信,大乘佛教是由在家信众首先引发兴起的一种回归释尊精神(令一切众生成佛)的运动(讲义P71),再配合当时的佛学思潮而产生的。大乘就是大车(maha-yana)之意;而小乘则是小车(hina),为“低劣”的车子,是大乘佛教兴起之时,对以前的所有部派佛教的贬称。当然,所有小乘佛教徒是不会认同这种称呼的(讲义P65)。大乘佛教认为本身比小乘更殊胜的地方,在于它不分对象,能将一切众生正确地载往真实“觉悟...

    梁茂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23053286.html